联系我们

电话: 0898-65316681
传真: 0898-65307136
邮箱: gl_0898@126.com
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38号银都大厦
院长观点||胡卫东: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启示
发布时间:2024-04-16     阅读次数:258

导语:我对企业研究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40多年来,一方面注重企业理论研究,一方面执着于企业实践研究。希望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找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规律性。9年前,开始把重心聚焦到中小企业领域,对“专精特新”、产业链配套等问题进行系统跟进调研,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方向思考“铺天盖地”中小企业现象。重点围绕它们的“存在方式,治理方式和规模边界”进行观察,7年前预测“专精特新”将成为我国中小企业企业发展的新方向。这种预测与2021年中央高层的政策不谋而合。

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理论逻辑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企业理论有两大门派:一是科斯的企业理论。主要内容是“交易费用”和“雇佣(控制权)”;一是奈特的企业理论。主要观点是“企业家判断和企业家的所有权”

 

 

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围绕企业三大问题,即企业存在,企业内部治理以及企业边界进行论证。关于企业的存在。科斯的解释是“降低了交易费用”;奈特则认为是企业家实现其“判断”的结果。我认为,“判断”是企业家关于使用资源满足消费者偏好的一种新颖的推断和假定,一直贯穿于企业存在的全过程,其本质就是创新。关于企业内部治理。斯科认为是由于资本雇佣劳动形成的,因此企业内部治理原由是雇佣关系引起的;奈特则认为是企业家的判断组织化的实现需要授权,而内部治理问题是因为判断的授权而产生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雇佣关系,而是决策权的委托代理关系。关于企业规模和边界。科斯认为企业的边界会扩张到降低的交易费用和增加组织费用在边际相同为止。奈特则认为,单个企业的边界受制于企业家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如成功的判断比失败的判断多,企业家赚了钱,则企业的边界就可能扩展,企业的规模边界取决于正确的判断与错误判断的权衡。显然,奈特的观点更接近现代企业的实际,尤其符合“专精特新”企业的实际,如腾讯对微信的准确判断。

 

 

我国企业在早期发生阶段,所有可交易性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信息资源和财务资源都是低价的,再加上过去几十年巨大内需市场的崛起,许多企业家正是基于上述判断,出现了一味追求“大规模、高杠杆、快周转”的发展方式。认为企业发展就是一场龟兔赛跑的游戏,大家都想做聪明的兔子,不愿意当愚笨的乌龟。农业与工业相比,农业是乌龟,工业是兔子;工业与服务业比,工业成了乌龟,服务业成了兔子;服务业与房地产相比,服务业是乌龟,房地产是兔子;在房地产之上,是互联网和金融,以及两者结合而产生的新型垄断平台,比较而言,房地产是乌龟,互联网和金融是兔子,商业模式还在迭代,这场互为龟兔的游戏就不断演绎了。

 

于是就出现那些艺高人胆大的多元化大规模的集团企业形态。他们视野里没有企业常识,只有龟兔,所以他们蹬着四条腿使劲跑,跑成了冠军,跑成了寡头,殊不知中国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守株待兔”,撞死的兔子永远是最快的那只,这就是没有企业基本理论的悲剧。这也是奈特所预言的,企业家在实施判断时,就要用一定的资本做赌具。近几年来大企业连续崩塌的现象也印证了这一理论的逻辑。

 

面对新环境,企业家必须要有新判断。要看到“生产要素的集合体”的“伪企业”还大量存在,这些虚假的企业没有创新能力,导致大量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于是低价格竞争、伪劣商品冲击市场、通过特定关系人进行交易寻租,引起对“企业存在的理由、内部治理机制和规模边界控制”的再认识。为此,当下中小企业根本的出路就是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升级转型,走“专精特新”发展的路子。因为“专精特新”的灵魂就是创新,就是中小企业“有效的存在方式、务实的治理方式和适度的规模边界”理论逻辑结构,也是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常识。

 

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实践态势

 

“专精特新”,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德国、日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往往用“隐形冠军”来称之。“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阶梯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一般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二层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第三层是“单项冠军”企业;第四层是“隐形冠军”企业。每个阶段的企业特征与达成的成就有比较显著的不同,这种分类相对比较科学,也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方向指引。

 

 

目前,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总体上还处于政策扶持的孕育期。其特征是在国家层面进行总体布局,地方政府系统发力,从概念提出到促进发展的政策意见,再到具体实施路径、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202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先后三批评选已认定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了全国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企业合计11.7万家。以“小巨人”企业为例,这些企业具有“5678”的特征,即超五成企业研发投入1000万元以上超六成企业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企业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企业居本省细分市场首位还涌现出了一批“补短板”和“填空白”的企业,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据有关资料显示,476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分布在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浙江省、广东省和山东省,而小巨人企业超过200家的省份有 13 个,包括了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湖南省、安徽省、福建省、辽宁省、四川省、河南省和河北省。上述企业中产业构成看,实体产业占了近80%,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排第一,占到半壁江山,排名第二是生物产业排名第三的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

 

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区域分布上,专利申请总量前五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和上海市有效发明专利量前五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和上海市。如果进一步细分到区,可以看到有效发明专利量排名前10的区划分别是,北京海淀区、深圳南山区、上海浦东新区、成都武侯区、广东东莞、广州黄埔区、深圳宝安区、合肥蜀山区、北京大兴区和上海闵行区。

 

上述数据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专精特新”企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一是企业家集聚度高。优秀的企业家群体形成了梯形配置,企业家判断能力强,企业家精神非常富集;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完成。尤其是制造业比较发达,工匠精神和精细化管理能力较强,研发投入和创新体系完善;三是营商环境优化。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的政务环境和行政能力以及开放意识在全国均处于一流。

 

海南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启发

 

“十三五”期间,海南省开展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截至2021年底,海南进入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8家。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库企业247家。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进行对比,海南的小巨人企业在全国排名为倒数第二,仅在西藏自治区的前面。8家小巨人企业占全国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0.17%左右。与全国第一方阵“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地区相比较,海南的差距应该在2-3个企业发展周期和产业发展周期。假定“专精特新”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个判断是准确的,海南尤其要思考在自贸港背景下加快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企业。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特别提出了要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宏伟目标。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基本政策也初步形成。可以预测,未来五年将是海南“专精特新”企业、尤其是“小巨人”企业蓬勃发展、不断涌现的黄金时期,也是典型的“风口”时期。

 

根据企业发展理论和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实践以及海南“专精特新”企业现状,海南有关部门和企业家群体应该在如下三方面形成启发和共识:

 

一是要强化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理念。

海南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必须依靠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组成。比较优势和现存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进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属于静态性优势,如海南的热带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而竞争优势则是将本地资源通过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最低廉的成本,最好的质量变成消费者最喜欢的产品,并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显而易见,这个过程只有靠企业来实现和完成。为此,海南要制定有效政策,创造优质营商环境,吸引和培育大量“专精特新”企业,从目前海南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看,显然是不能支撑海南的区域竞争力的。这属于认识论方面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其他都是白谈。

 

二是要创造企业发展稳定的产业环境。

这个产业环境主要是讲产业配套环境,也就是所谓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海南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基本没有产业链,导致物流成本高和配套难,也严重挤压了“专精特新”企业的生存空间。从产业发展规律看,优势产业链的形成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如果产业政策不稳定,制造太多的不确定性,让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确定叠加,会使企业家无法形成正确判断,企业的投资运营冲动无法形成。从全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好的地区看,最大的共性就是产业政策稳定,企业家云集,产业要素齐全,产业链体系完善。海南要充分尊重企业家的判断,充分尊重产业发展规律,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无所作为,下定决心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有效的环境。

 

三是要牢牢把握企业家精神的本质。

企业家是天然的创新者,因此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无疑就是创新,企业家从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开始,到对内部资源配置判断实施,其中的主线就是创新。就是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新模式把海南的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通过持续投入持续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新产品、新服务满足需求,以新发明、新创造引领需求,通过技术、工艺、管理、服务的新颖化,不断占据市场先机。因此,海南要想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地区,必须发挥企业家精神,需要把企业变成企业家精神支撑的企业,这就够了。当下,海南最缺乏的就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群体。

 

结论:综上,建议海南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要强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硬措施。鉴于海南“专精特新”企业现状,没有超常规的政策和不善于利用超常规的政策,企业是难以发展的,自贸港建设也会遭遇困局。因此,自贸港建设要始终围绕企业发展这个大主题,稳定产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行政能力,保护和培育企业精神。

联系我们:
0898-65316681
传真:0898-65307136
邮箱:gl_0898@126.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38号银都大厦
移动端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