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强化产业链的认识论
240年前,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理论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并长久统治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在分工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泰罗、韦伯和法约尔分别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层级官僚制组织理论和一般管理理论。三人分别因此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组织理论之父和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三位先驱的理论分别催生了对现代企业影响深远的流水线、科层制和职能部门。
(图片源于网络)
将分工的概念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这被认为是现代产业链理论的真正来源。早期的产业链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扩展到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链被看作是产业层次的表达,同时体现了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资源的加工深度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产业链思维的缘起可以归结为“分工”的演进、产业链概念的发展、全球化的推动以及市场竞争与客户需求的变化等多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产业链思维可帮助企业更全面地理解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我国越来越重视产业链的构建和优化,产业链思维也逐渐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图片源于网络)
在政策层面。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产业链的发展和升级。例如,针对关键产业链环节和短板领域,加大了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和延链。最典型的标志是,政府主导的招商已由过去的政策红利招商转变为产业链配套招商。
在企业层面。除了越来越多的国有平台企业开始承担起地区产业发展主营主责的作用,一些民营龙头企业,如华为、京东、阿里巴巴等,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吸引众多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分工合作,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实现产业链的高效协同和价值最大化。
正是基于产业链思维,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产业链中“强链补链”的中坚力量。据有关资料显示,有超过50%的“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展现了企业对研发的高度重视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有60%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工业经济领域,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70%以上的企业深耕行业十年以上,平均注册时间达16年,体现了企业的稳健发展和持续创新的决心;有80%以上的企业处于本省细分行业领先地位,充分展现了其主导产品的竞争力。多数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收的比重高达90%以上,这表明企业高度专注于核心业务,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这些特征从不同维度突显了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在创新能力、市场地位、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层面产业链思维的提升。
链条:优化资源配置的方法论
所谓链条是指“链条结构”,即有首有尾,一脉相承;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产业是一种链条,按照产业链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找出产业链条上哪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出了问题,通过组织力量来解决即可。这也是一种链条式方法,它告诉我们,不仅要关注问题本身,还要考虑问题的背后因果关系和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通过连锁反应的方式,可以追溯问题的起因,触及各个层面,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图片源于网络)
链条式方法能帮助企业家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问题,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等方面都可广泛应用。用链条式方法而形成的“产业链思维”与传统的产业思维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的产业思维方式是以“产品”为 中心,而产业链思维则是以整个产业链为核心,也就是张瑞敏所说的产业生态。最近张瑞敏在回答网红人物董宇辉关于创业的话题时,就明确提出靠产品致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创业必须进入产业生态体系才可能成功。这里所说的产业生态无疑就是产业链。
当下,我国正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如果说算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产业的话,除了少数企业会去直接投资运营大数据中心外,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最好的选择,就是要围绕大数据中心来进行产业配套,成为这条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企业。比如,黑石集团在数据中心的布局方面展现了极大的雄心。过去三年,黑石集团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价值10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项目,其中包括现有的数据中心和正在建设的项目。此外,黑石集团正在建设两个总价值250亿美元的“巨型AI数据中心”以满足人工智能的巨大计算需求。这些数据中心位于美国凤凰城,其中一个的占地面积相当于60个足球场,将建设5座数据中心建筑。黑石集团表示,数据中心是AI革命的基础设施,是其有史以来最好的投资之一。
在此种情形下,广大的中小企业该怎么办?如果采用链条式方法,从整个大数据中心产业链角度出发,全面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和创新,寻找到属于自身优势,在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中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自己的产品差异化定位,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升级。19世纪美国淘金热时期,当大多数人都拼命去挖金时,有些企业按照链条方法进行产品选择,他们并没有去挖金,而是选择为挖金的业主进行产业配套服务,那怕是供应挖金的工具和提供生活服务都赚到了一桶金。
按照链条方法的逻辑,如果链条上那个环节断了,这个链条就不能持续运转下去。当下,我国工业经济中的机械设备的整机水平已经非常高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外国的元器件的依存度还比较高,据说建筑设备对外国的配件的依存度就高达50%以上。2017年美国对中兴和华为的制裁对许多企业是个提醒,一些企业采取链条方法进行分析,很快发现了相关产业链的短板,并注重产业链关键件的自研,很快取得了新的发展机会。我认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进口配套件和原材料的国产化。如果企业在这些产业链上发现了机会,并主动融入到产业链条中,就一定会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机会:聚焦高效协同的实践论
在产业链思维中,企业要将一个产品的研发、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以系统整体最优作为目标来配置、组合生产和流通资源的一种经营思想。只有聚焦高效协同的实践,才能在产业的各个环节之间通过整合分散的资源形成高效的产业链条,发现和把握企业新发展机会。
在创新实践方面。产业高效协同有助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自觉性,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形成一种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体系,使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信息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可以使高校和科研机构及时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并针对这些需求进行研发活动。此外,产业链思维还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强调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利益。
在产业实践层面,产业高效协同要转换思维方式,淡化区域间产业发展的行政界限,实现产业链集群培育的统筹协调。同时,应该把重点放在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培育和支持上,链主企业不仅可以利用自身竞争优势高效整合产业资源,还可以凝聚和协调各环节的企业,系统整合产业链各环节,优化配置产业资源,持续推动产业链迭代升级。政府相关部门也应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链壮大。
聚焦产业高效协同的实践,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都是有益的。比如企业高管和战略决策者,运用产业链思维,大力推进配套协同,可以深入理解行业结构、市场趋势和竞争态势,可以更好地识别产业链中的机遇和风险,从而制定出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战略。同时,企业的知识工作者,比如财务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和基层管理者,应用产业链思维,可以从全局角度把握产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政策影响。通过深入分析产业链的结构和动态,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帮助决策者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对于技术人员,掌握了产业链的运行规律,以便找到切入点和创新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市场需求、发现潜在商机,并与其他产业链环节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产业链的重构将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产业链特别是制造业当中的高端环节会向城市、大城市集中;二是产业链进一步向消费中心区域配置;三是全球产业链会呈现一种分散化和多中心化的趋势;四是企业内部产业链将会按照采取分布式方式在各优势区域配置。我认为,海南最大的短板是产业链体系严重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这里面既有政府层面的问题,也有企业层面的问题。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背景下,强化产业高效协同,无疑有利于把握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和拓展未来产业的新机会。